總是撕倒上长默默地告誡自己:不能手欠,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不能一撕到底的倒刺!可是,手上為什麽會頻頻長倒刺呢?
什麽是倒刺?
指甲周圍的的倒刺,醫學上還有個學名叫“逆剝”,指的是指甲周圍表皮逆向剝脫。主要表現為指甲周圍的表皮開裂,呈三角形的形狀脫開,一碰還會痛。
誘發手指橫生枝節“長倒刺”,最常見三種原因:
一、皮膚幹燥。皮膚最外角質層幹裂,細看可發現有裂口,於是邊緣部位便泛皮。
二、角質層發育不好。這類人的皮膚平時就容易幹燥,抑或是患有輕度魚鱗病。
三、經常接觸洗滌用品。做家務時常用洗潔精、洗滌劑、洗手液等洗滌用品,或者洗滌用品放得過多,手上就容易長倒刺。要知道廚房洗滌用品去油能力強,會洗掉皮膚上的皮脂,導致皮膚缺乏保護,水分蒸發掉,不僅會起倒刺,還容易起濕疹。
對於已經長出的倒刺,拔掉是最不明智的!因為倒刺和肌肉連在一起,拔時易造成皮膚撕裂傷。
手上有倒刺,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嗎?
不少人認為長倒刺是因為缺乏維生素引起的,實際上應該這麽理解:如果隻是單純的甲周倒刺,沒有其他的身體異常表現,那麽就隻是皮膚的局部物理異常。缺乏維生素會引起皮膚幹燥,加重病情,但不是長倒刺的直接原因。
其實,手上長倒刺最直接的原因是皮膚幹燥、有摩擦。幹燥使角質層產生裂紋,容易脫落;摩擦使角質層翹起,倒刺處的皮膚在手指的末端,使用和摩擦頻率高,進而產生“倒刺”。
長倒刺了如何處理最靠譜?
1、不要撕扯,以免引起皮膚創傷及感染
把倒刺撕下來或許隻要一秒鍾,看似“幹淨”了,但那份“酸爽”卻得延續好幾天。洗個熱水臉手指要翹起,切個辣椒手指要舉起,那可愛又挺立的蘭花指!
手上有倒刺時,別老想著急吼吼的將其拔掉。因為倒刺與肌肉是連在一起的,用手或者其他工具撕拉倒刺時,不僅疼痛,還會讓周圍的皮膚受傷,甚至引發流血,導致手部感染,嚴重時可能麵臨截肢的危險。大胸妹還真沒有危言聳聽,這徒手的活還是別用在撕倒刺上了,不妨用來撕快遞啊!
2、 用小剪刀整齊地剪掉
先用溫水浸泡雙手幾分鍾,讓指甲周圍的皮膚變得柔軟,然後用鋒利且清潔的指甲剪將倒刺剪掉。
要想手上不長倒刺,還是要加強手部皮膚的護理。及時塗抹護手霜、使用營養油按摩指甲四周、少使用清潔劑等都能夠減少倒刺產生。
(作者:產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