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家裏隱藏哪些致癌物 DATE: 2025-05-20 01:31:50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健康家里時代,很多人都很想遠離癌症,生活可是隐藏偏偏這癌症就賴上你了。我們的致癌生活周圍到處都充滿著致癌物質,你知道家裏哪些地方可能隱藏哪些致癌物質嗎?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家裏隱藏的健康家里致癌物質。
一、生活危險用品:pVC地板、隐藏油漆等裝修材料,致癌一次性塑料水杯、健康家里塑料手套、生活信用卡等日用品,隐藏包裝袋、致癌保鮮膜等食品包裝,健康家里以及發膠、生活口紅等化妝品
所含汙染物:塑化劑,隐藏也叫增塑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不僅用於塑料製品的生產,在橡膠、黏合劑、樹脂、電纜等材料中也有應用。主要起到增加材料的柔軟性、韌性和彈性的作用,使其更耐用。
危害: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有類雌激素作用,大量攝入可能幹擾人體的內分泌係統。如果在體內長期累積,會引發激素失調,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最嚴重的是影響生殖能力,造成孩子性別錯亂,誘發兒童性早熟。塑化劑還會傷害人類基因,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肝髒和泌尿係統也會連帶受傷,且受損後,還可能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另有研究證實,塑化劑會使動物產生癌變反應。
應對措施:伍學焱表示,對於現代人來說,完全避開塑化劑幾乎不可能,但也沒必要過度恐慌,隻要正常接觸,不過量使用,就不會傷害人體。
二、危險物品:餐具、水壺、奶瓶、罐頭、眼鏡片、手機、電腦、購物小票等
所含汙染物:雙酚A,可使塑料產品變得無色、透明、耐用、防摔,應用廣泛。
危害:伍學焱表示,雙酚A不僅會導致心髒病,還會誘發糖尿病和肝髒疾病,並影響胎兒、兒童的大腦發育,甚至增加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雙酚A還會增加女性不孕的風險。董金獅指出,雙酚A一旦被人體攝入,很難分解,會遺傳給後代,還可能發生變異,產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質,健康生活的方式不應該是這樣的。
應對措施: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唐賽珍表示,塑料製品中的某些成分是否真正危害人體,和使用方法有很大關係。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不用塑料杯裝沸水,因為雙酚A隻有在100℃以上的高溫中才會釋放出來;不用塑料袋裝熱食,以免有毒物質在高溫下被釋放,造成慢性中毒;不用彩色塑料袋裝熟食,因為彩色塑料袋大多是用回收塑料製成的,可能釋放有害物質;微波加熱要用專用碗;新買的塑料製品用溫水浸泡數日,加快釋放出殘餘雙酚A等有害物質,再使用;超市小票中也可能含此類物質,接觸後要及時洗手。
三、危險用品:家用電器外殼、地毯、塗料、沙發坐墊填充物等→→→
所含汙染物:溴化阻燃劑,一種含溴有機化合物的通稱,作為阻燃劑使用,主要塗抹於物體表麵,防止物體因過熱而起火。
危害:添加阻燃劑防止起火本是好意,但如果阻燃劑對人體有害,就可能得不償失。溴化阻燃劑作為一種常見汙染物,持久性強,易在人體內積聚,會幹擾人體的內分泌、免疫和神經係統,造成兒童過度活躍、學習困難,並導致成人精子質量下降和不孕不育。溴化阻燃劑在焚化時,還會釋放致癌物。
應對措施:湖北大學化工學院王應席教授表示,沙發、窗簾、壁紙等阻燃家具,最好使用磷化阻燃劑代替溴化阻燃劑。目前,歐洲已經明確規定不準使用溴化阻燃劑,但在我國,阻燃標準沒有歐洲嚴格,溴化阻燃劑的阻燃效果又是最好的,所以市麵上依舊存在含溴化阻燃劑的家具。消費者在選購軟體家具時,盡量選亞麻、羊毛麵料的產品。如果擔心有隱患,可保持室內通風,或種植蘭花等可以吸收溴元素的植物。此外,沙發和坐墊等通常使用加了溴化阻燃劑的海綿類物質,一旦外層的包裹物料有破損,應立即縫補。購買家電產品時,盡量選擇帶有“ROHS”標誌(代表不含大多數種類的溴化阻燃劑)的產品。
健康小常識致癌物質就在身邊
1、漱口水中的酒精
漱口水能幫助清潔牙齒和口腔,帶來清新口氣。但其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卻可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質的傷害。澳大利亞國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為25%或者更高,它與口腔、舌頭和咽喉的癌變相關。
2、麵包中的防腐劑
麵包鬆軟可口,在很多人看來是頓健康早餐。但你知道嗎,麵包除了含小麥、牛奶和糖以外,還有一種名叫丙酸鈣(E282)的防腐劑。
這種防腐劑在20多年前被悄悄引入麵包中,它是種無色、無味的白色粉末,人們無法通過外觀、氣味和味道分辨出來。它對人體的危害是一點點慢慢積累起來的,研究證明,它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性疲勞。
3、濕巾中的丙二醇
不管是普通濕紙巾還是嬰兒濕巾中,都含有一種常見原料丙二醇,它是一種容易滲透到皮膚中的石油化工溶劑,對身體的危害不容忽視。
它會堆積於心髒、肝髒和腎髒中,導致它們畸變和損傷,還會削弱免疫係統。此外,它還會損傷細胞膜,造成皮疹、皮膚幹燥、接觸性皮炎和皮膚表麵損傷。
4、牙膏中的氟化物→→→
市麵上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它能起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也是一種潛在的“毒藥”,即使隻攝入極小的量,也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漸累積。
一定要正確使用含氟牙膏,成人每天別超過3、4毫克,7歲到15歲兒童別超過1.9毫克到2.1毫克,3歲以下的孩子刷牙時容易誤吞牙膏,建議暫時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5、指甲油中的甲醛
近年來,街頭的美甲店越來越多,對美麗的熱衷讓很多人忽視了指甲油散發出的刺鼻氣味。實際上,這種氣味的元凶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
接觸時間長了,會造成眼睛、鼻子、咽喉發炎,咳嗽、哮喘發作,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皮疹、鼻出血、頭痛和頭暈等。長期高頻率使用含甲醛的物質,會有潛在致癌危險。
6、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
時尚男女不斷變換頭發的顏色、中老年人為顯年輕把花白頭發染成黑色,殊不知市場上大多數染發劑中都用了一種化學物質--對苯二胺,它能幫助上色、讓發色鮮亮,但也會導致皮膚過敏,甚至致癌。
如果染發時需要加熱,對健康危害更大,因為對苯二胺經加熱後,會通過頭皮進入毛細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可能會引起白血病等血液疾玻此外,對苯二胺還易誘發皮膚癌、膀胱癌等。
染發時,最好在發際旁邊的皮膚上塗抹一些潤膚露,這樣沾上藥水後很容易洗掉;如果頭發局部花白,沒必要全頭都染黑,可以隻染變白的部位,以減少對頭皮的刺激和傷害程度。
7洗護產品中的二乙醇胺(DEA)
沐浴露、潤膚乳雖然能起到清潔皮膚的作用,卻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你的健康。其中含有一種叫二乙醇胺的物質,它被用作溶劑、乳化劑、洗滌劑、保濕劑。
在護膚乳中,二乙醇胺被用作軟化劑,但它會和產品中的硝酸鹽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潛在致癌物--亞硝胺。此外,二乙醇胺還可能刺激皮膚和黏膜。
8、嬰兒護理產品中的發泡劑
嬰兒用的護理產品,原本應該讓人最放心,但事實是,其中也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十二烷基硫酸鈉是一種在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最常用的發泡劑,氧化後形成十二烷基醚硫酸鈉,因其對眼睛刺激性較小,常被用於溫和護理產品和嬰兒護理用品中。
它還是種類雌激素,被認為會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並且與精子數量少且呈現病態有重大關聯。
總結:通過以上小編的敘述相信大家對於家裏哪些地方隱藏致癌物質有所了解了吧,那麽在之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多加防範了,小編希望本文的知識能夠幫助你健康科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