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是一種痛覺不是味覺 有關吃辣味大揭秘
注意注意:辣是辣种辣味一種痛覺!不是痛觉味覺
所謂“酸甜苦辣鹹”,多數時候我們都認為辣是不味一種味覺,但嚴格的关吃說,辣並不是大揭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它主要是通過作用於痛覺纖維的受體蛋白,刺激痛覺傳導的神經通路來被感知的。
我們的口腔中有一種可以和辣椒素結合的受體蛋白質,當我們吃辣時,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就會和這種受體結合,刺激我們的痛覺神經並傳遞給大腦。因此我們在吃完辣椒後會有一種灼痛的感覺。
既然吃辣會帶來痛感,人為什麽還愛吃辣?
關於人為什麽愛吃辣的原因有多種解釋,其中既包括外界因素也包括人心理上的原因。
首先愛不愛吃辣可能跟氣候和地區有關,就像四川、湖南地區的人很愛吃辣,而有些地區的人卻不愛吃辣。一般認為生活在光照少、年平均氣溫高地區的人更喜歡吃辣。因為氣候原因,氣溫高的地區,食物不易保存,而辣味可以掩蓋食物不新鮮的味道。其次,氣溫高人的食欲會下降,吃辣椒可以健胃消食刺激食欲。
其次,心理學領域一些研究,也可以解釋為什麽有人會“無辣不歡。因為當吃辣使我們感受到疼痛時,我們的大腦對痛感有應激反應,會分泌一種能產生快感的物質——內啡肽。通過這種物質的分泌來抑製痛感,而當痛感消逝,就會留下一種快感,使我們的機體感受到愉悅。這也說明很多人愛吃辣,其實是追求一種刺激後的快感。
能吃辣是天生的嗎?
很多不能吃辣的人都可能認為,吃辣是天生的,而自己不能吃辣是因為自己先天就不能吃辣。但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對不同口味的大多數傾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的。這說明我們的口味如何,跟我們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而很多人的親身體驗也表明,小時候不太能吃辣的人換到一個愛吃辣的環境中,也會逐漸變得能吃辣。
既然吃辣可以後天培養,那為什麽有人還是不能吃辣?
雖然研究表明吃辣是可以後天訓練的,不能吃辣的人隻要多吃幾次辣就會慢慢適應,變得能吃辣。但在生活中確實碰到過死活一點辣都不能吃的人,這又是為什麽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人體內的TRPV1影響了人們對辣椒素的耐受程度。TRPV1是我們體內用來調節體溫的通道,可以被各種外因性及內因性的物理及化學刺激所激發,是能對辣椒素做出反應的唯一感受器。當人體內的TRPV1較多時,等量的辣椒素會產生更大的刺激,對辣椒會比較敏感,耐受程度低。相反有些人體內的TRPV1較少時,對辣椒素的反應不會那麽敏感,對辣椒的耐受程度更高,也就更能吃辣。
過食辣椒也會中毒
因辣椒辛熱有毒,過食可使體內濕從熱化,表現為皮膚痤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鼻出血等。如果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則會引起中毒表現,如胃脘灼熱感、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關暈,甚至嘔血、尿血、衄血、血壓升高或下降。動物實驗證實,辣椒的主要成分辣椒堿對循環係統有一定影響,可引起短暫性血壓下降、心跳減慢及呼吸困難等。因此,過食辣椒當心中毒。
辣椒是人們喜食的調味佳品之一;又是營養豐富的蔬菜之一。不論是青辣椒或紅辣椒,都含有辣椒素,具有刺激性,能刺激消化道粘膜,尤其是口腔粘膜和舌頭上的味蕾,因而有增加食欲和幫助消化的功能;且能行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使心跳加快。所以吃辣椒後,常使人感到發熱,特別是在寒冷季節,適量進食辣椒,不僅可以抵禦風寒,預防傷風感冒,風濕病,腰腿痛等痹症。還具有防凍傷、脫發和壞血病,夜盲症等功效。
辣椒雖然各種營養素含量較多,但由於其辣椒素的刺激性太強;如果過量食用,往往很多人是承受不了的。近年來由於農藝師的科學改良和育種,新型的辣椒,不僅大而肉肥汁多,且辣味很小,很符合人們食用上的要求。盡管如此,過量食用辣椒並不是沒有副作用的;尤其是患有:腎病、高血壓、慢性泌尿係統感染,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咽峽炎和扁桃腺炎、皮膚病和痔瘡等患者,要少吃或不吃為好,以免加重病情。
說到這裏,你們明白為什麽有人能吃辣的紅湯鍋而有人隻能吃不辣的白湯鍋了嗎。適當吃辣可以健胃消食、促進血液循環,但凡事有個度,過度吃辣不僅會使我們長痘還會損害我們的腸胃。在這裏提醒大家:即使你再愛吃辣,但為了健康也要懂得節製喔。